欢迎光临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今天是:
监督热线:010-63379766

公安检察当前位置:首页-公安检察

“反诈小分队”持续发力 筑牢辖区安全防线

2025/4/30 11:27:28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阿热艾·胡马尔别克

青河县公安局城镇派出所积极探索反诈新路径,精心组建“反诈小分队”,走进辖区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反诈宣传,提升辖区群众防范意识,形成遏制诈骗案件的高发态势。


精心筹备组建 打造专业反诈力量

派出所积极作为,依托警种支援派出所、部门包联警务室工作机制,从全所挑选政治素质高、沟通能力强、熟悉辖区情况的骨干民辅警,组建了一支10人“反诈小分队”。为提升小队成员的业务水平和宣传能力,小分队已完成讲解最新的诈骗手段、典型案例以及应对策略知识培训5次。

队员努尔巴合提表示:“从事了这么久的公安工作,原来在我们提高防范诈骗意识的同时,骗子的手段也在升级,真是防不胜防。这类专业培训有必要常态化普及,让我们也从中汲取经验,在学习中成长”。


创新宣传形式 提升反诈宣传实效

“反诈小分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反诈宣传,线上定期在小区微信群和“青格里警务”微信视频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结合生动形象案例,发布“学习放防骗涨知识 反诈宣传看小付”反诈短视频和反诈图文、小标语等,揭露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和作案手法,提醒群众提高警惕;线下通过“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深入辖区人员密集场所,举办反诈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反诈知识,提高群众的防范能力。

群众杨女士称:“多亏了派出所的反诈培训,不然我差点就让公司损失数10万元!”上个月,杨女士突然收到“企业负责人张总”的微信消息:“有笔紧急业务款需要立即转账,账号稍后发送。”正当杨女士准备转账之际,培训时的场景突然浮现在脑海中——“当时我就想起来在反诈中心AR案例模拟中,反诈小分队的警官在培训中,讲到骗子通过伪造成领导的微信头像、昵称,以“紧急业务”“私密转账”等理由诱导财务人员转账。并强调的‘三重核实法’:先通过电话确认、再核对公司台账、最后请示领导。”再三确认后,我成功识破了这场骗局。”


精准靶向施策 实现宣传有的放矢

“反诈小分队”对辖区已反诈骗案件开展分析研判,精准掌握诈骗案件的高发区域、受害人群体等信息,开展靶向宣传。针对老年人群体,小分队着重宣传保健品诈骗、养老诈骗以及平台扣费诈骗,用身边真实发生的案例提醒老年人不要轻信陌生人;针对青少年群体网购着重讲解刷单返利诈骗、虚假购物和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等骗局和防范要点。通过精准宣传,大大提高了反诈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多亏‘反诈小分队’的‘上门讲解’,不然我这8万元养老钱就打水漂咯!”4月初,李奶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您的‘百万保障’服务即将到期,逾期不缴纳费用将会产生9000余元的违约扣款。李奶奶说:“对方不仅能说出来我的微信注册时间,说话也热情,并且还给我发送了一条‘官方链接’,说是可以指导我完成操作。我当时就有点动心,准备点进链接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反诈民警上门宣传时说的话‘凡是陌生电话要求点击链接,填写银行卡的,都是骗子!”就这样李奶奶的养老钱成功被保住了。

“反诈小分队”自今年年初成立以来,累计开展线下宣传活动15场次,覆盖群众500余人次;线上推送反诈信息11条,成功劝阻潜在受骗群众3人,避免群众经济损失30余万元。“反诈小分队”用实际行动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成为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坚实盾牌”。(青河县公安局供稿)

责任编辑:齐梓怡

监督热线:010-63379766 监督举报邮箱:fzzglz@163.com 投稿邮箱:fzzglz2016@163.com
本网所发布各种新闻﹑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法治廉政网视"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常年法律顾问:策略律师事务所 法务联系:庞理鹏 执行主任律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 09595 号
京ICP备16061882号-3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 (2017)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