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路径、发展经验的高度总结,是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文旅强省建设,不断提升河南的文化软实力和旅游影响力,不断提升河南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就应下大功夫,依托河南资源优势,努力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最早发现的自然美是山水美,并用书画、诗词、游记、歌曲等形式,去歌颂每一座山,歌颂每一条河,以畅其精神,激起心志。山山水水中蕴涵和引发的文化现象,是人类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弥足珍贵。河南的山水雄伟秀丽,意蕴丰厚,在原有建设成就基础上,充分发挥文化大省优势,使历史文化、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与山水文化深度融合,就一定能加快文旅强省建设。
一、河南具有的山水文化优势

(一)雄奇的三大山脉
1、太行山东麓横亘在豫北大地上。安阳林州市境内的太行大峡谷,群峰峥嵘,流瀑四挂;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贤士,文豪武侠,名流高僧,神医巧匠,曾在此留下足迹;它尤其凸显着林州的红旗渠精神和石板岩的扁担精神。鹤壁淇县境内的云梦山,山起云浮,飞瀑流泉;有上圣古庙、五里鬼谷、云梦大草原;春秋战国时代纵横家始祖王诩,在这里创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军校,培养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军事家和纵纵家;历代文人墨士留下不少诗章、摩崖题记和碑刻。焦作修武县境内的云台山,有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子房湖、茱萸峰、叠彩洞、猕猴谷、百家岩、万善寺等主要景点;云台天瀑单级落差314米,是我国乃至亚洲单级落差最大的瀑布;传说着黄帝御龙飞云之术的神话;魏王曹丕,封山阳公,死后葬于云台山南麓;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在此留下了相与友善的佳话。济源市境内的的王屋山,一山突起,群峰环绕,若王者之屋,有“众诸侯仰面朝天”之意境;主峰天坛山,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祭天之所;誉满中外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就发生在这里。
2、伏牛山跨越郑州、洛阳、平顶山、三门峡、南阳、驻马店等市。登封市境内的嵩山是五岳的中岳,分为少室山和太室山两部分,共72峰,最高峰连天峰高达1512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地质公园,是中国道教圣地,佛教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新儒教的诞生地。嵩县境内的白云山,集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一体;已开发白云峰、玉皇顶、鸡角曼、九龙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观光区和白云湖、高山森林氧吧、高山牡丹园、留侯祠、芦花谷五大休闲区。栾川境内的老君山,是伏牛山三大主峰之一,气势雄浑,兼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庐山之朦胧;北魏时建老君庙,铁椽铁瓦,金碧辉煌,唐、宋、明、清诸代都把这里尊为道教圣地。卢氏县境内的豫西大峡谷象一条由西向东延展的飘带,由大大小小99级瀑布及300多个潭池组成,飞珠溅玉,白练悬空;情人湖流传着刘秀与泉鸠姑娘幽会的传说,大淙潭流传着司水神仙因私自降雨被贬下凡尘的传说。鲁山县境内的尧山,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得名,异峰如塑,怪石纷呈,千岩万壑,飞龙走凤,集雄、险、秀、奇、幽于一体,具有华山之险、峨嵋之峻、张家界之美、黄山之秀。内乡县境内的宝天曼,是中原地区唯一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也是国家和世界地质公园;区内物种丰富,生态原始,茫茫林海中生长着300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遂平县境内的嵖岈山,山势嵯峨,怪石林立;具有奇、险、奥、幽四大特点,素有“中原盆景”、“华夏图腾林”、“地质公园”、“西游记全书”之美誉。
3、大别山矗立在信阳市境内。商城县境内的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分为金刚台和汤泉池两个园区,有西河、猫耳石、金刚台、东河、汤泉池、石鼓寨、银降沟7个景区,有“奇松怪石神斧凿,云遮雾绕天上来”之称;其中的金刚台是河南省境内大别山的主峰,海拔高度1584米。罗山县境内的鸡公山是国家自然保护区,有“青分豫楚、襟扼三江”之美誉,“佛光、云海、雾凇、雨淞、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称为八大自然景观,山上有清末民初不同国别和风格的建筑群,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界。

(二)秀美的四大流域
1、黄河流域流经三门峡、洛阳、济源、郑州、开封、新乡、濮阳、商丘等市,有三门峡和小浪底两座国家级水库。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因水库形成的三门峡大坝风景区,峡谷险峻、景色秀美,主要景观有:黄河展览馆、大禹公园、中流砥柱、张公岛、梳妆台、水晶宫、炼丹炉、黄河古栈道等。库区内形成的大片湿地,水面碧波荡漾,冬季白天鹅嬉戏于蓝天碧水之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三门峡市东西城区之间的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包括双龙湖白天鹅观赏区、陕州古城和沿黄生态林带三部分,是一处融生态、文化和人文地理于一体的自然湿地景区。每年冬天,数万只白天鹅在这里栖息越冬,三门峡市因此被誉为“天鹅之城”。小浪底地跨洛阳、三门峡、济源三市,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四个片区、13个景区、113个景点组成。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在清淤、防洪、泄洪和发电的基础之上,逐步发展为实用与旅游相结合的旅游胜地,融小浪底工程文化、山水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尤其是上游20公里处位于济源市西南部的黄河三峡景区,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之美誉;兼南国山水柔媚婉约与北方山水雄健阳刚之特点,号称万里黄河第一峡,游此可观鬼斧神工、群峰竞秀的孤山峡,九曲十折、峡深谷幽的龙凤峡,峭壁如削、雄伟壮观的八里峡。
2、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区,流域面积涵盖信阳、驻马店、平顶山、许昌、漯河、郑州的部分县市、开封的部分县市、周口等地。潢河,淮河上游重要支流,发源于新县万子山,向北贯穿光山县,在潢川县踅孜镇两河村入淮河。白露河,淮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新县小界岭,流经商城县的余集镇、新县的沙窝镇、经白雀园镇进入潢川县,至淮滨县入淮河。史灌河,俗称沙河或大沙河,淮河一级支流,源出安徽省金寨县大别山北麓,向北流经霍邱县,于长江河汇流处进入河南省,并于固始县三河尖镇注入淮河。洪河,发源于伏牛山南部的舞钢市,流经漯河市舞阳县,驻马店市西平县、上蔡县、平舆县,在新蔡县的班台(顿岗乡班台村)与主要支流汝河汇合。班台以下分为洪河和洪河分洪道两股,流经淮滨县,进入安徽省阜南县,在豫、皖二省边界阜南县王家坝附近的洪河口注入淮河。颍河,其主要支流为沙河,也称沙颍河。发源登封县嵩山,经周口市、安徽省阜阳市,在寿县正阳关注入淮河,为淮河最大的支流。贾鲁河,发源于新密市,向东北流经郑州市,至市区北郊折向东流,经中牟,入开封,过尉氏县,进入扶沟县后至周口市入沙颍河,最后流入淮河。主要支流有:金水河、索须河、熊儿河、七里河、东风渠等。在淮河流域,还有许多湖泊和水库,如:信阳市的南湾湖,商城县的汤泉池,鲁山县的昭平台水库,平顶山市的白龟山水库,舞钢市的石漫滩水库,汝南县的宿鸭湖,确山县的薄山湖,泌阳县的板桥水库,淮阳区的龙湖等。
3、长江流域主要在南阳市。丹江,发源于秦岭地区的凤凰山南麓,经商洛市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于荆紫关附近出陕境进入河南省淅川县,向南在湖北省原来与汉水交汇的地方注入丹江口水库。唐河,发源于伏牛山南麓方城县,经社旗、唐河、新野,进入湖北省襄阳市,于两河口与白河交汇后始名唐白河,向南至张家湾注入汉水。唐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26条。左岸有毗河、泌阳河、三夹河、清水河、蓼阳河、礓石河,右岸有桐河、绵延河、涧河等。白河,是南阳的母亲河,源自伏牛山玉皇顶东麓,流至襄阳注入汉水。湍河,发源于西峡、 内乡、嵩县三县交界处的关山坡,出内乡县后,于罗庄乡岑子村流入邓州境,先后接纳了黄龙渠、扒淤河、隔子河、礓石河、楚河、黄渠河、严陵河、赵河等数十条大河小溪,于汲滩镇赵张营村进入新野县境与白河交汇,携手共赴汉江。刁河,源于内乡县庙岗乡滚子岭,沿途有宋家河、马河等六条河流汇入,流经内乡县、淅川县、邓州市、新野县,在新野县刁河堂汇入白河。灌河,源于栾川南泥湖,流经西峡县,在淅川县双河镇注入丹江,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上游。河南境内长江流域的湖泊有泌阳的铜山湖、唐河的虎山水库,丹江口水库的一部分在淅川县境内。除此之外,嵩县处在黄河、长江、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伊河、汝河、白河三条河流分别注入黄河、淮河、长江,一县跨三域,白河的发源地就是嵩县白云山玉皇顶。还有三门峡的卢氏县地跨黄河和长江两个流域,洛河是黄河流域的最大支流,灌河又是长江流域唐白河的上游水源地富有文化内涵的是汤河温泉。
4、海河流域主要在豫北地区。有卫河,海河水系南运河的支流。发源于山西太行山脉,流经新乡、鹤壁、安阳、濮阳,沿途接纳淇河、安阳河等,至河北馆陶与漳河汇合称漳卫河、卫运河。最后再流经山东临清入南运河,至天津入海河,并在沧县南又挖成捷地减河,引洪水直接入海。位于辉县市西北2公里的苏门山南麓——风景绮丽的百泉,因湖底泉眼无数而得名,泉水甘冽,清澈见底,总面积3.4平方公里。百泉湖开凿于商代,成熟于唐宋,完备于明清,已有3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名人在此游览、隐居,留下了无数赞美百泉的诗词歌赋。魏晋时期的孙登,北宋时期的邵雍,大文学家苏轼,元朝王磐,明末清初孙奇逢以及清乾隆皇帝,留下啸台、安乐窝、饿夫墓、三碑亭、清晖阁、卫源庙、孔庙、邵夫子祠等名人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河南省最大的、保护最好的古园林建筑群。素有“中州颐和园”、“北国小西湖”的美誉。淇河,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方脑岭棋子山,流经山西省陵川县、壶关县,河南省辉县市、林州市、鹤壁市淇滨区、淇县、浚县,在浚县刘庄与共产主义渠交汇,向南至浚县新镇镇淇门村的小河口东流入卫河。鹤壁市区至天然太极图之间淇河万亩湿地已经形成,成为市民休闲游赏放松身心的好去处、学习了解湿地知识的大课堂。与大多数湿地单纯的自然景观不同,淇河万亩湿地不但自然景观优美,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淇河殷商时期为京畿之河,该河段有辛村龙山文化遗址、刘庄仰韶文化遗址,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曾隐居淇河两岸,如王维、高适、苏轼等都留下有许多描绘淇河的著名诗篇。

二、优化升级山水文化的观赏品位
尽管我省有可圈可点且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但是,真正作为旅游目的地,与湖南、海南和云南等省份相比,还相差一定距离。很多游客到河南来,都是以郑州为中心,或到登封看了少林寺、或到洛阳看了牡丹和龙门石窟、或到焦作看了云台山、或到开封看了龙亭和清明上河园、或到林州看了红旗渠,就离开了河南。要实现蜻蜓点水式旅游向沉浸目的地观光旅游转变,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不少市县的山水旅游还存在着短板,管理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文化的挖掘、文创产品的打造、宣传推广工作和文旅线路的设计等,都有进一步提升的广阔空间。我们要加快文旅强省建设,关键是优化升级山水文化的观赏品位。对此,特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高景区依法治理能力
一个地方的发展,尤其是文旅业的发展,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就会失去对外界的吸引力。对于山水文化的永续发展而言,只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高依法治理能力,才能增强无限魅力,产生近悦远来的美好效应。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理念,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也是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在山水文化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因此,无论是大景区还是小景区的开发利用,都应该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并在建设和开放的一切环节,做到不破坏一座山头,不污染一条河流,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从根本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态势,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同时,持续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建设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建设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吸引中外游客把河南作为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依法治理能力必须强。依法治理旅游景区,是增强景区活力、促进绿色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要求。就目前来看,我国各级人大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各类法律和条例,都是旅游景区科学治理的法律遵循,应当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尤其应当有效解决普法和依法处理不平衡、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同时加强旅游景区执法队伍建设,以确保旅游环境的平安和谐以及健康有序地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社会融资力度,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我省的主要山水文化景区,如:登封市的嵩山、嵩县的白云山、栾川县的老君山、鲁山县的尧山、林州市的太行大峡谷、辉县市的八里沟、修武县的云台山、济源市的王屋山等旅游景区,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建设比较齐全,都已达到了国家4A和5A级水平。但一些3A级以下的旅游景区,由于没有企业家投资,缺乏资金,一些损坏的道路常年未曾维修、山路台阶简陋、安全栏杆缺失、厕所卫生脏乱、没有路灯、管理不善,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低下的服务质量,导致游客了了,甚至无人问津。当然,其中也有地处偏僻和三年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
当前,疫情管控已经放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适时出台,各地纷纷贯彻落实,在培育市场主体、助推转型升级、争创质量品牌、助力融资可得性、保障资源要素、优化发展环境、提质管理创新等方面,都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给予了诸多政策支持。我们应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健全完善各类景区的基础设施系统,包括道路系统、水电系统、食宿系统、网络监控系统、环境保护系统、安全设施系统、索道缆车系统等,加快提升山水文化旅游建设品位,并以此推动我省经济和社会的繁荣昌盛。

(三)拓展文化场馆活动内容,推动历史与自然的深度融合
文化场馆主要包括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这三馆在县、市、省三个层面建设都十分健全,且馆藏丰富、节目纷呈、展览靓丽,可以说成绩斐然,不断满足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但是,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知识视野不断扩展、艺术鉴赏水平不断提高,博物馆原有的历史馆藏、文化馆原有的传统文艺节目、艺术馆原有的书法绘画展览,都必须根据当代人文旅研学的需求,拓展更新文化场馆活动内容,推动历史文物与自然景观的深度融合。
就博物馆来说,应增加河南姓氏文化、典籍文化、山水文化的内容,且配套建设影视展厅,以纪录片、故事片、动漫、直播旅游创意尝试等形式向观众展示,充分彰显美丽河南的历史文化和山水文化的厚重而深刻的魅力,树立河南新形象,建立河南新坐标,塑造河南新内核。
就文化馆来说,不仅要传承创新豫剧、越调、曲剧这些文化亮点,包括豫剧《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倒霉大叔的婚事》,越调《收姜维》和曲剧《风雪配》《陈三两》等大批优秀作品,还要与时代接轨,不断推出歌曲、相声、小品等观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努力塑造中原文化大舞台,为文旅事业的发展注入蓬勃活力。
就艺术馆而言,在原有活跃的书法、美术展览的基础上,增加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产品展览的内容,包括禹州钧瓷、洛阳牡丹瓷和唐三彩、焦作白瓷、汴绣、朱仙镇版画、南阳铁画、镇平玉雕、濮阳麦杆画等。并定期推出四季风光的山水文化摄影,让璀璨的文化艺术之花开满中原大地。
需要说明的是:在建设资金薄弱的县市,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可以实行资源整合,文化馆和艺术馆合二为一,综合利用。
文化魂魄,是文化旅游景区开发的关键所在,善于围绕特色主题展开景观设计和业态布局,使物质文化与非遗文化、历史画卷与现实景象、时间维度与空间结构有机融合,以实现其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更高质量的发展。
推动历史、文化与自然的深度融合,每个旅游景区都责无旁贷!合理选择确定适当的地点,建设影视展厅、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产品展厅,以及极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小镇。深化旅游为民发展导向,深刻把握人民群众旅游需求,以丰富优质、安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激发起景区文化生活的鲜活魅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科学设计文旅观光线路,健全文旅产品网络推介平台
加快文旅强省建设,全面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搞好科学规划。科学规划是对文旅融合战略和目标的规范,可以有效地发挥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整合相关经济和社会力量,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从而正确引导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提高其整体发展水平。
做好科学规划,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的发展理念,系统总结和坚持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可行路径,注重发挥旅游业发展的组织优势、机制优势、政策优势和市场优势,在已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
做好科学规划,一定要拓展世界眼光,强化国际视野,既要学习借鉴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成熟经验、有效方式,又要及时总结推广我国旅游业在促进减贫、乡村振兴、区域发展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积极推进旅游业结构性优化和提升,使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健康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
在全省文旅业发展宏观规划指导下,应科学设计全省文旅观光具体的线路图,比如:
郑州方向——黄河游览区、河南省博物院、郑东新区CBD如意湖、中原福塔、郑韩古城、轩辕故里、银基王朝、少林寺、嵩阳书院、三皇寨、峻极峰、雪花洞、长寿山、宋陵、杜甫故里、康百万庄园、石窟寺、河洛汇流等。
开封方向——龙庭、清明上河园、万寿山、铁塔、博物馆、书店街、御河、河南大学原校区、开封小吃街、兰考焦裕禄展览馆等。
洛阳方向——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唐僧故里、白马寺、隋唐洛阳城、博物馆、龙门石窟、千唐志斋、王铎故里、刘秀陵、小浪底、龙峡大峡谷、黛眉山、杜康酒村、二程故里、白云山、老君山等。
安阳方向——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岳飞故里、颛顼帝喾陵、灵泉寺石窟、红旗渠、石板岩、太行大峡谷等。
新乡方向——刘庄、唐庄、博物馆、比干庙、百泉、郭亮洞、八里沟、回龙天界山、万仙山、关山、宝泉等。
设计具体旅游线路,切记走马观花,要达到沉浸陶醉的意境,拓展多元融合模式,着力打造精品旅游样板,使之能够依托绿水绿道、青山丘陵、公路桥梁、都市乡村等环境条件和基础设施,得到旅游化的开发,并串联区域文化场所及标志性景观,发挥地方特色文化和民族饮食文化优势,强化信息技术设施和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最终形成享誉中外的绚丽多彩的生态观光、时尚休闲、文化研学、旅游消费聚集带。
加快文旅强省建设,必须健全文旅网络推介平台,加大宣传力度,使国内外旅客能随时随地从网上选择定制观光河南的旅游线路,在本地旅行社的优质服务陪伴下,在河南光辉灿烂的的历史文化和雄壮美丽的山水文化的熏陶中,让河南这片热土真正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期待和精神享受的旅游目的地。
2023年9月10日完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