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李佳芳 通讯员 师华):“楼下一天到晚在烤鱼,我们楼上住户天天遭油烟熏。要么让他搬走,要么换成其他生意……”
“搬走?你们说得这么容易,我们一大家子靠啥子生活?”
唇枪舌战中,一人起身愤然离席,余下的人面面相觑,满脸怒气。这一幕不是在拍电视剧,而是在谢家湾街道劳动二村社区会议室内真实发生的场景。
5月底,这起因住房改成的烤鱼店油烟过大、噪音扰民等引发该居民不满的矛盾纠纷问题,历经六次协调会,在各方共同协力下终于实现“事了人和”的目标。
苗头初显
双方反复拉扯陷入僵局
“烤鱼油烟大惨了,我们一天到晚都不敢开窗,晚上吃烤鱼、喝夜啤酒的人又多,吵得很,完全没办法正常生活了!”
年初,劳动一村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在劳动二村某居民楼开了一家烤鱼店,居民对其意见很大。通过走访调查,网格员了解到是房东刘某将自家住房租赁给张某用于开烤鱼店。
社区立即对其住改商的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并向租赁双方做了普法宣传教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禁止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以及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
谢家湾街道迅速组织相关单位和部分居民在劳动二村召开院坝会进行调解,给店主张某分析了利弊,强调了不允许在居民楼经营重油烟餐饮。
张某现场首次承诺会想办法改善油烟问题,但迟迟不见行动,引起居民再次投诉。社区又多次与烤鱼店老板张某沟通,建议其改变业态,做轻油烟或无油烟的行业。
张某再次做出承诺,不再做重油烟烤鱼,换成经营蒸菜等轻油烟食品,这是张某第二次做出承诺。然而,当社区协助张某入户找楼上业主签署承诺书,楼上住户大多数不同意,强烈要求烤鱼店搬离,矛盾一度僵化。该栋居民开始采取放喇叭、拉横幅的方式,坚决反对住改商现象。
矛盾激化
社区几番“灭火”
社区多次调解无果。张某拒不搬离,只是一再承诺不做烤鱼,改为做油烟稍小的纸包鱼;居民也绝不答应,坚决要求张某搬离。
咋办?
街道、居委会、市场监管所、派出所民警就烤鱼店事件四次召开协调会。经过调解,张某再次作出承诺,同意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将烤鱼店转让出去。居民也同意暂时将喇叭和横幅拆除。
然而,事情进展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烤鱼店转让价格偏高,一直无法转让出去,且居民发现烤鱼店老板张某违反承诺私底下仍在经营烤鱼,并经常营业至凌晨,食客喧闹影响居民正常休息。
矛盾进一步激化,居民再次将横幅挂出去,反对张某开烤鱼店。
今年3月,谢家湾街道、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司法所、平安办、辖区派出所民警在社区会议室进行第五次协调,劳动二村4栋栋长陈某作为居民代表参会。
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会上,居民代表陈某再次提出要求烤鱼店搬离的诉求,烤鱼店老板张某也再次拒绝。为打破僵局,街道办建议双方各让一步,要求城管和社区加强巡查力度,不允许烤鱼店超出外摆范围,营业时间不能超过晚上11点。对此,张某不满,直接离场。
会后,虽在居民代表陈某的说服下,居民撤除了大喇叭和拉横幅,但由于张某再次超时经营,愤怒之下又将横幅挂了出来。
多方解纷
终化干戈为玉帛
在第六次协调会上,相关部门及当事双方集聚一堂,商讨解决办法。这次,店主张某终于松口了,表示价格合适可以转让出去。
最后,经过协调,双方达成共识:由派出所、城管、社区联合对烤鱼店值守一周,一旦发现烤鱼店出现违规经营等情况,由街道平安办立即上报给住建委,依法要求房东恢复房屋原状。
矛盾虽然暂时平息,但工作人员知道,只要店铺一日不更改经营方式,矛盾隐患就没有彻底解决。于是在协调会后,各方迅速行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向张某分析利弊,适度降低店铺转让价格,提升转让几率;其他单位协调资源,寻找适合转让的店铺。在多方共同努力下,5月中旬,张某成功将烤鱼店转让给一家彩票店,矛盾纠纷得以妥善解决。
反应快,工作细,绣花功夫把群众烦心的事、难办的事,办成群众满意的放心事。谢家湾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社区作为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坚持“预防“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充分发挥网格员的力量,真正沉下去,坚持走访、巡查,坚持“预防“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借助各方力量全力消除矛盾,人人是“枫桥经验”的受益者,也是践行者和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