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坠楼事件发生以后,“无痛分娩”再次被广泛热议。在无痛分娩技术应用100余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医疗技术高度发达的现在,无痛分娩的普及率却远不及预期。
无痛分娩,并不是分娩时完全无痛,而是使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因此,无痛分娩在医学上被称为“分娩镇痛”。其在国外已经非常普及,数据表明,美国分娩镇痛率超过85%,英国超过90%,而中国平均不到10%。
《中国经营报》记者就此走访了多家医院,多名医务人员及相关领域的专家普遍表示,通常“无痛分娩”在公立医院的开展程度低于私立医院、综合性医院低于妇产专科医院,偏远地区或欠发达地区低于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目前,我国“无痛分娩”普及不高的现状是综合性因素造成的,这其中既包括医院方面,也包括社会认知观念等的制约。
顺产的镇痛方式
产妇林女士刚刚在北京大兴区某公立医院生产完毕,据其描述:待产室很大,大概有四五个房间那么大,两边各摆放了五六张床,当产妇有生产迹象进入待产室后,她们就在这个大房间里等待宫口的开放直至可以进行生产,然后进入产房进行分娩。
林女士向记者表示,其所在医院并没有提供无痛分娩的服务,而自己之前也没有把无痛分娩作为选项。问及原因,其表示:“一方面,担心打麻药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另一方面,她听做过无痛分娩的朋友表示产后有腰疼的现象,怀疑是打无痛造成的后遗症。”
林女士听了众多“建议”后,自己坚持顺产,经过20多个小时的宫缩和阵痛,她终于初为人母。她向记者表示:“开宫口的过程真的很疼,但是咬牙忍过来了,现在看着可爱的孩子,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我国,像林女士这样的产妇有很多很多,林女士通过阴道自然分娩诞下健康的女婴既是“理所应当”又是“何其幸运”。据公开数据,2016年北京市剖宫产率为40.65%,在自然分娩的产妇中,使用分娩镇痛的不到十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产妇生产时,“无痛分娩”并不是独立于顺产和剖宫产之外的独立选项,它只是顺产时的一种镇痛方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原北京协和医院医生、双医学博士章蓉娅医生表示:“‘无痛分娩’是一种很好的镇痛方式,是有利于顺产的,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据悉,目前分娩镇痛方法包括非药物性镇痛和药物性镇痛两大类。非药物性镇痛包括精神安慰法、呼吸法、水中分娩等,其优点是对产程和胎儿无影响,但镇痛效果较差;药物性镇痛包括笑气吸入法、肌注镇痛药物法、椎管内分娩镇痛法等。因此,我们所谓的“无痛分娩”其实是分娩镇痛的一种方式。
据北京某三甲医院麻醉科医生介绍,他们所采用的是硬膜外麻醉,这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也是效果最确切的分娩镇痛方式。通过将麻药注入产妇脊柱的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可以缓解由宫缩带来的阵痛。
同样,章蓉娅医生也表示:“目前,无痛分娩的麻醉技术是非常成熟的,如果产妇没有麻醉的禁忌症,在产程进展比较顺利、宫口开到2到3指的时候,进行分娩阵痛是比较合适的。”
“如果产妇能理解麻醉的利处,并能接受潜在的风险,才可以去做下一步的操作。”章蓉娅补充道,“用了麻醉,产妇产痛可以得到缓解,但疼痛的缓解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会感觉缓解很多,有的人却感觉没有那么多。”或许这也是一些人不太接受“无痛分娩”的原因之一。
在章蓉娅医生看来,“无痛分娩”的好处可以归结为三点:第一,可以降低产妇的疼痛值,是一种好的分娩阵痛方式,属于人道主义的“人文关怀”范畴,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致力的领域和范围;第二,降低产妇疼痛值之后,因为受不了疼痛而转为剖宫产的比例就降低了,因此顺产率会更高一些;第三,如果产妇在产程中,一旦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或别的产时并发症,需要进行紧急剖宫产手术的,就可以立即手术,从而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分娩阵痛对产妇精神健康也有积极的影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曾对214位产妇进行追踪研究,研究表明:在107例自然分娩的产妇中,有分娩镇痛干预的一组,产后抑郁发生几率是14%;而没有分娩镇痛干预的,几率则高达34.6%。
“无痛分娩”的“痛点”
据中国妇产科网创始人、妇产科医生龚晓明不完全统计,2014年在我国已经开展无痛分娩的医院大概有240家左右,其中北京地区有20多家。但更多的现状是,公立医院开展无痛分娩的比率仍然很低,很多的基层医院、欠发达地区的医院甚至都没有开展这项服务。
究其原因,费用问题一直是制约“无痛分娩”普及的因素。据了解,北京地区公立医院对自然分娩的收费标准大概在两三千元左右,如果加上分娩阵痛,则费用要提升一个档次。北京某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表示,其所在的医院对“无痛分娩”收费标准大概为人均1000元左右。
按照北京市卫生局2012年统一的物价标准,无痛分娩技术费用做一例200元,镇痛时间超过2个小时以上,每小时加30元。额外的镇痛是120元左右,材料费400元左右,总费用大概是700至800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费用标准产生的影响却是双方面的。多名医务人员对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对医院来说,这样的收费标准或许不能覆盖其成本,让医院入不敷出。但即使是这样,也会有一些产妇不接受这“额外”的七八百元,而拒绝无痛分娩。
“国家要求公立医院自负盈亏,那就是说起码收入要覆盖成本,医院才有动力去开展这样的业务。”章蓉娅医生表示,“公立医院普通病房尚不能常规提供无痛分娩镇痛服务,但一些医院,比如协和医院的国际医疗部不涉及收费问题,收费标准参考私立医院,因此可以提供这种服务。”
“但是,由于麻醉医生数量有限,无痛分娩的开展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章蓉娅表示,“在综合性医院,常规手术量很大,为了保证手术质量,麻醉医生已经超负荷工作,如果要做无痛分娩,则牵涉的人力、物力更大。”
“其他还有一些因素,一方面是编制的原因,很多医院没有编制,就没有招人指标。另一方面,麻醉医生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待遇普遍较低,因此辞职率较高。”章蓉娅坦言。“但是,公立医院也在改善,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断进步的过程。”她补充道。
由此可见,无痛分娩与自然分娩的区别就在于麻醉的一环。也就是说,无痛分娩的服务是需要产科和麻醉科医务人员共同来完成的。“大部分医院,无痛分娩的费用是收在麻醉科的,而有些医院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将费用收归哪个科室所有。”章蓉娅表示。
“在协和医院,普通病房收费是有标准的。由于‘无痛分娩’对环境要求很高, 必须要达到手术室的要求,所以对空间和场地的需求量大;第二,‘无痛分娩’对医疗设备要求很高,需要全套监护设备。而这些设备是危重症病人才需要的;第三,‘无痛分娩’对人员要求高,至少需要配备产科医生、护士和麻醉医生三名医务人员,其中麻醉医生负责操作,护士负责护理,产科医生在这个过程中监测产妇和胎儿的一般状况。”
“‘无痛分娩’操作所需时间在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在此期间麻醉医生只能负责一位产妇。对医院来说,人力成本投入太大。”章蓉娅表示。“提高收费标准,或对医院进行财政补贴等或许是解决目前‘无痛分娩’困境的好办法。”北京某三甲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表示。
制度和观念亟待转变
针对当前的状况,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朱斌表示:“技术不是问题,希望政策能跟上民生需求。”
目前,私立妇产医院不受既有制度死角制约,其主要的“卖点”就是无痛分娩。如果需要剖宫产和自然分娩则要看产妇和胎儿的状况来决定。据悉,北京和睦家医院的剖宫产率一直稳定在18%至30%之间,其自然分娩的产妇中,90%以上均使用了硬膜外分娩阵痛技术;美中宜和妇儿医院初产妇无痛分娩率接近百分之百。
“无痛分娩普及率是从零到多的过程,最近几年逐渐增多,无痛分娩主要还是在公立妇儿医院和私立医院,尤其是私立医院,有自主定价权,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各方面的成本能收回且盈利,所以它们有动力开展这项服务。”章蓉娅表示。
无痛分娩的现状“尴尬”,也不仅仅是政策与制度造成的,产妇及家属的观念门槛有时更难以逾越。“其实无痛分娩能否开展是双方面的事,产妇及家属的顾虑也很多。比如,怕花钱、怕延长产程影响孩子的健康、怕手术后的副作用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甚至有产妇或家属认为无痛分娩是医院为了赚钱而开展的,说到底也是医患之间的不信任。”上述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表示。
章蓉娅认为:“大规模的临床数据表明,无痛分娩会减弱产妇的宫缩强度,但并不延长产程,它对阴道分娩帮助很大,值得大力推广。”同时,上述某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表示:“因为无痛分娩使用的药物浓度及剂量远远低于剖宫产麻醉,药物很少能通过胎盘,对胎儿无不良影响,也不会影响哺乳。”
还有产科医务人员向记者表示,无痛分娩在我国各个地区开展的程度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现阶段看,壮大麻醉队伍与开放医院收费标准,是最直接的方式。但是,无痛分娩在全国的普及或许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